2013年,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。作为一名曾经的项目负责人,我与同事们先后承担了长沙等地的普查任务。让我和同事们深感自豪的是,在这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工作中,我们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,向自己、向组织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今天,我讲述的就是我们在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中发生的一些故事:
2013年11月,我院迎来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生产任务。作为院里的重点生产项目,这项工作自启动以来就得到了院领导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。能够参与到如此重量级的生产任务中,同事们既紧张又带些兴奋。作为一个主要从事土地调查评价项目的生产部门,各种质疑的声音也是铺天盖地向我们袭来——“你们好好地做着评估,为什么要淌国情普查这浑水?”“这项工作难度大,到时可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!”“一帮年轻哥哥,能吃得了这个苦吗?”
战场已然布下,战斗即将打响。同以往接到的任何工作任务一样,我和同事们当时只有一个想法:这是组织交给的任务,我们就必须得做,而且必须做出个样子!时任部门主任肖海迅速抽调技术骨干,组建了项目组。为了尽快掌握好相关规程和技术要点,半个月的时间里,我和队员们熟读了有关国情普查的十余本技术规定,进行了多场内部培训;为指导内业解译工作快速、准确、有效地开展,我们赴野外实地采集了大量解译样本,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影像的判读技巧;为尽快熟悉外业操作流程,我和队员们开展了大量的外业调绘演练。凡是与工作相关的技术环节,我们都一个个攻克、一个个解决。
尽管有心理准备,但接下来的外业调绘工作困难程度还是远远超出了预期,队员们首先面临的就是来自精神上的巨大挑战。在试生产阶段,由于项目区所处乡镇相对偏远、经济上也比较落后,几乎没有像样的住宿条件。进到入住的小旅馆,队员们面对的是潮乎乎的被子和长着霉的墙角;拉开房间的抽屉,里面钻出一大堆蟑螂实在也不意外;房间内没有空调,能向老板借个电炉烤下受潮的衣服,已算是非常幸福了。队伍中有不少是90后的独生子,自小没吃过什么苦,这样的外业环境对于他们来说着实是个严峻的考验。队中有个叫刘灿的小伙子特别怕蛇,刚开始参与外业工作时,只要碰到茅草深点的地方,就得一路走,一路用棍子敲打探路,深怕有蛇从草丛里钻出来。怕归怕,可工作总得继续啊!直到亲历了几次“遭遇战”后,他才在队友的鼓励下慢慢克服了心理障碍。
在长沙市国情普查工作中,我部门负责承担芙蓉、天心两区的生产任务。城区地势平坦、交通便利,工作看起来似乎要轻松不少,但密布于城区的各类国情要素却成了队员们必须面对的另一难题,上至每一条城市道路、每一片居住小区,下至每一处单位院落、每一个加油站都成了必须采集的要素内容。为提高工作效率,队员们起初采用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,但很快发现这种方式极易造成国情要素的遗漏,同时也存在停车不方便、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。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?答案似乎只有一个,那就是——“走”。在长沙市国情普查的工作中,队员们以自己的双脚为量尺,走遍了芙蓉、天心两区120平方公里的每一条街巷、每一个角落。
烈日炎炎的七月,项目组迎来了古丈县国情普查的外业核查工作。湘西地区地势险峻,山高坡陡,满山杂草丛生,遍野荆棘交错,毒蛇虫蚁肆掠,山路弯曲难行,外业调绘的难度极大。对于山区调绘来说,很多险峻的地方要去,甚至从来没有人去过的地方也要去。在山间调绘时,为防止蚊虫叮咬和满山荆棘,队员们只能身着较厚的衣裤和登山鞋,在一年中最热的月份,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、干了又湿,一天都得好几回。队中张永志等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如此强度的野外作业,由于长时间的太阳暴晒,脖子上、胳膊上的皮肤开始是火辣辣的疼,几天后开始脱皮,有时就像撕薄膜一样,一撕能掉下一大块。队员们自嘲这是涅槃重生,但蜕皮之后,原先的小白脸难免也就变成黑包公了。
深山中的山路难行,许多乡镇交通地形险峻,很多都是沿山崖峭壁而建的盘山路,路况恶劣,遇到下雨一片泥泞,还有塌方的危险,连当地人都不敢使用摩托车。每天清晨,队员们只好搭乘租用的面包车到达预设地点,然后开始分组作业,除了携带每天工作所需的平板和充电器外,一个大号水瓶、一包干粮、一些常备药物,成了队员们每天的标配。在人烟稀少的山区,要找到可以享用午餐的地方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而要回驻地,时间上和体力上都耗不起。偶遇山中居住的人家,在了解我们的工作后不禁感慨:“我们虽然辛苦,但劳作后好歹能在家吃上口饭,可你们就这么对付着,年轻人,真不容易啊!”遇上热心的村民,会送上一杯解渴的毛尖茶。
由于外业调绘的特殊性质,经常免不了在丛林瘴莽中作业,因受蚊叮虫咬,阴湿瘴气侵袭,导致热毒攻身,队员于良艺身上患上了毒疮,脸上、身上布满了红肿的疙瘩,全身痛痒难忍。本来他用中药调理,情况已得到了一些控制,但还没痊愈,又得到了出发的命令。他二话没说,收拾行囊,又一头扎进了湘西的深山老林。等一个月后结束外业,毒疮复发得更为严重了,脸上除红肿外有的地方甚至开始化脓,连外人看着都觉得吓人,他自己的痛苦就更不用说了。有队员开玩笑说:“你这还没找媳妇呢,搞不好会毁容的。怎么不跟领导请个假,先回去治治呢?”他认真地说:“这里的工作苦,换下了我还不得有人继续做,我也不能撇下大家啊,忍一忍就过去了。”
外业工作因为长期离家,自然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。在国情普查工作期间,我因为长期在项目区,即便在院里处理内业的日子,基本上也是近午夜才回家。看我们都忙成这样,家里老人合计着把女儿带回了老家,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,女儿成了名符其实的留守儿童,期间我只回去探望过两次。2014年8月,当我结束了古丈的外业调绘任务,趁下一项目区的工作没有全面铺开时,商量着和妻子抽空回去看看孩子。女儿听到我们回来的消息异常高兴,从测区赶回来的那天下午,等我们乘高铁赶回老家时已近十点,两岁的女儿却在窗口一直守望着我们的身影。那天晚上,平时准点睡觉的女儿在我们身边叽叽喳喳地闹到了深夜。在家里呆了一天后,我该回院里了。临走的时候,女儿似乎觉察到了什么,她紧紧搂住我们的脖子:“爸爸妈妈,我想去你们的家了。”“你们的家”——我当即一愣,一阵酸楚涌上心头。长时间的分离,竟让女儿把自己的家当成了“你们的”。望着女儿期待的眼神,我一把捧住她的小脸蛋:“等爸爸忙完这一阵,一定把你接回我们的家去,我们住在一起,一直住很长很长的时间,好吗?”女儿懂事地点了点头。作为父母,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常伴左右?作为孩子,谁不渴望在父亲的陪伴中长大?可一想到手头的工作,实在是做不到啊!
在国情普查工作中,除了艰苦的外业调绘,在内业解译、成果整理的工作岗位上,同样有人默默付出着。在我们部门,挑起这份担子的是一群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孩。由于长期需要熬夜加班,饮食也不规律,内业检查员彭红患有严重的胃病,在项目成果上交质检站的那几天,本想着可以暂时轻松了,她好不容易预约上看病的医生。可不巧的是,国家质检组那几天来我省了,一纸通知,院里所有部门统一参加迎检加班。本来已写好请假条的她,犹豫半天后愣是没把“请假”二字说出口,最终忍痛坚持着工作。在质检站迎接国家检查的二十几天,每当胃痛发作时,她就拿热水袋顶着,同事看她脸色苍白,问她怎么了,她也只是说没事,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检查工作结束。像她这样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,坚持工作的同事,在内业组同样还有很多。
近两年的时间里,我和项目组先后参与了宁乡县国情普查试生产,承担了芙蓉区、天心区、古丈县、零陵区等四个县区国情普查的生产任务,总面积3480平方公里,涉及1:1万标准图幅191个,外业调查行走轨迹12000余公里。在国情普查工作期间,几乎每个队员都会面临艰苦、但没有人犹豫;都会饱含辛酸、但没有人放弃;都在无私奉献、但没有人抱怨。我们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各种困难,我们满怀着艰辛和自豪,这里边既有欢乐,也有痛苦;既有汗水,也有收获。我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、在荆棘中艰难前行,也难得地呼吸上来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天然富氧;我们曾在疲惫中背倚树干,一口水就上一口饼干;也曾在凉风习习的高山夜晚饮上一杯啤酒,就上旅店老板特意备上的蜂蛹美味,兴意盎然。每当队员们回忆起这一段经历时,说的最多的就是:“这是一段让我刻骨铭心的经历,其实现在想来,那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人生体验呢!”
作为一名测绘人,我清楚地知道:选择测绘行业,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艰苦、背上了一份职责。我始终记得测绘专业的第一堂基础课,老师讲到测绘工作的基本特性,那就是它的基础性和先行性,这一特性决定了测绘工作在众多领域都不可或缺,但同时也可能默默无闻,它要求从业者科学严谨、脚踏实地、无私奉献、尽职尽责。尽管现在的测绘工作条件已经改善太多了,我们也无需在西藏无人区、新疆腹地这样的极限环境中作业,但测绘人身上那股特有的精神始终是传承和相通的,我们从一代代测绘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,知识和技术,还有吃苦耐劳的作风、甘做铺路石的精神。我们秉承着“热爱祖国、忠诚事业、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”的测绘精神,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着自己的职守,为做国家建设的开路先锋、做自然资源事业的铺路石,而感到无怨无悔。(国土工程部 李谷君/文)